排行榜 创业指南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TOP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内容摘要: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摘 要: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英汉委婉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在等级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背景、审美观等五个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指出学习委婉语所依托的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助于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委婉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中西方国家不同的等级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背景以及审美观等。委婉语在日常交流及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渗透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的心理、感情和态度。

  我们对委婉语的理解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出于种种考虑,有些话语不便或不能直说,需要用含蓄曲折而又能传达本意的词语代替,可以避免冒昧或无礼,达到取悦人的目的,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英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最早来源于宗教迷信,意为good speech或words of good omen(说好听的或吉言)。可见,英汉语言对委婉语的定义、施用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委婉语,既属于语言现象又属于文化现象,记录并反映着各自的特定文化。

  二、英汉委婉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1、中西等级观念的差异

  汉文化更为注重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中有国讳、家讳、圣讳、官讳种种。所谓国讳,主要是避开皇帝本人的名姓及服饰,比如与皇帝名姓相同的字音要回避。东汉时要避光武帝刘秀讳,秀才改称“茂才”;而为了避明帝刘庄讳,把几百年前就已作古的庄子的“庄”姓改姓“严”,“老庄”改称“老严”。家讳指后辈在言行中回避祖先父母的名字,以示敬祖。尤记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当幼年郭靖受蒙古人的影响,直呼其母为“李萍”时,李氏竟大惊失色,以为郭靖“中邪了”。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上级、领导,人们同样谨言慎行,惟恐不敬,大多不敢直呼其名,而冠以职位,对单位的首要领导,出现了像“一把手”、“头儿”、“老板”、“老大”之类的婉称。而在西方,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大多数人都喜欢别人直呼其名,常常听到小孩直呼一个比他大得多的人的名字,这并不表示不敬,只表明人与人相互之间是平等相处,没有名字禁忌的。此外,在西方家庭里,晚辈可用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来命名,最典型的如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的儿子的名字与他完全一样,对于41任与43任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Bush)父子俩,人们要通过称呼大布什、小布什来区分他们二人。在这方面,中西文化大相径庭。

  2、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受几千年来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自古就有谦恭礼让的美德,在交际中往往不愿锋芒毕露,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甚至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而用于己方,则采用自谦的方式。

  比如:大人——下官,兄台——晚生,贵姓——敝姓,令尊——家父,府上——寒舍,高见——愚见,贵庚——虚度等等。在中国人看来,言谈之中表现出的这种谦虚或恭敬,会给对方一种尊重感,从而使对方乐于倾听和接受,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同时也表现出讲话者的修养。而现代汉语中人们最常用的对对方的尊称“您”,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支“润滑剂”:“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您保重。”“您辛苦了。”“您太棒了。”听到表示赞美与尊敬之词时,汉语中多用“太客气了”、“过奖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等谦词。而英语中的敬语谦词却远远少于汉语。

  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就是 you,I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某某董事长、某某主任”等冠以职位的敬语谦称。西方人喜欢直接明了,他们听到赞美之词会欣然接受,用“Thank you”(谢谢)“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你这样说太好了。)“I’m very glad you like it”(我很高兴你喜欢。)等回答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可见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反映了含蓄和直率两种不同的民族风格。

  3、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崇尚个体主义价值观,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在这种充满竞争意识的价值观推动下,人人注重自立,自我奋斗、自由进取成为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

  就以“老”为例,“老”是西方人忌讳的词语,因为一旦变老,就意味着思想僵化、迟钝、固执、怪癖、爱唠叨等;老龄意味着被逐出主流社会,得不到尊敬与关心,因此,英美人怕老,忌讳old(老)一词。

  于是英语中出现了许多关于老的委婉语,人们常用ageful(上了岁数)、elderly(上了年纪)、not young any more(不再年轻)代替old,把老年人说成the mature(成熟的)、the advanced in age(上年纪)、the longer living(生活经历较长的人)、senior citizen(资深公民),有时甚至用of certain age的含糊说法代替middle-aged。另外,还出现了home for adults/the aged(养老院)、an adult community(老人区)等等词汇。

  在中国,情况却正好相反,因为中国历来有“尊老敬幼”的传统,老人普遍受到尊重和照顾,因此老人不怕“老”,社会也自然不忌讳老,汉语中暗示年龄的委婉语很少。在汉语文化中,“老”代表了经验、学识、成熟、可靠等,如“老师”、“老板”、“老大”、“老张”、“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老当益壮”、“老成持重”、“姜还是老的辣”等许多对“老”表示敬重、赞誉的词语;婉称年龄大的人为“老同志、老师傅、老干部、老革命”;称呼高龄或德高望重者,通常在其姓氏后加一个“老”字以示恭敬,如“张老、李老”等。另外,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价值观在“死亡”的委婉语上的反映也较为明显。汉文化注重死亡的社会价值,必要时舍生取义,所以汉语中称英雄勇士之死为“永生”、“捐躯”、“殉国”、“牺牲”、“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等。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愿望的实现,希望死后能与上帝同在,哪怕是英雄的死也是完成了上帝赋予其拯救他人的使命,如lay down one’s life(躺下)、fall(倒下)、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出席最后一次点名)、fire one’s last shot(射出最后一发子弹)等源于军旅生活的委婉语也大都不带悲壮色彩。

  4、中西宗教背景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中国人民在宗教上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信仰,对于汉文化来说,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比较大一些。同样以“死”为例,道教的宗教思想,反映的是达观、淡泊的生死观,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生命不死、习化成仙。道家否认世间万事万物的差别,认为人从“生”到“死”没有极端差别,只是“随物而化”,于是人死婉称为“物化”,以及“隐化”、“遁化”等。

  佛教讲究生死轮回,认为只有皈依佛门,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进入修行的最高境界。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不生不死没有轮回的成佛境界,即“涅”。他们对死亡的委婉表达有“迁化、示化、圆寂、舍身、归净土”等。而西方人一般信奉基督教,比较注重赎罪,以便使灵魂得到拯救,升入天堂与上帝同在。

  如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因此人死去也就应该“to return to dust/earth”(归于尘土);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为了赎罪,因此死去就是“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偿清欠大自然的债务);上帝是万物之主,人死后就得“to be called to God,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被召到上帝身边),并且要“to hand in one’s accounts”(上交自己的帐本),如实汇报一生的所作所为,听候上帝的“the last judgement”(最后审判),正因为此,人生在世,只有积德行善,死时才能“to go to a better world”(到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去),即“to go to heaven /paradise”(进入天国),然后就能“to be with god”(与上帝同在),因而感到“to be at peace”(心神俱宁)。可见,由于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委婉语在表达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5、中西审美观的差异

  中西方对身体胖瘦的审美观有着不同的取向。中国传统审美观比较注重“胖”的审美价值,“胖”往往使人联想到殷实富足的生活,而被婉称为“壮”、“丰满”、“富态”、“福相”、“发福”。古代仕女图女子脸部轮廓都是非常圆满;对男性的要求也重在“壮”。

  可在西方,胖的往往是穷人,健康、精干的往往是富人,因为他们有钱为健康投资。人们通常用well stacked,pleasingly plump、nicely plump,well developed等词来代替fat(肥胖)。而skinny(过瘦,皮包骨头)和fat一样,都是贬义词,一般用delicate、slender、slight、slim、spare、svelte、willowy等词婉而代之。中西方对肤色美也有不同看法,中国人喜爱皮肤白皙,忌说皮肤“黑”,而婉称“深”。

  三、结束语

  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交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表达形式,从它一产生起就紧密地和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因此,正确理解、把握委婉语在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运用和含义,才能更好地发挥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良好的作用,减少交际中的失误,顺利成功地达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李军华 汉语委婉语的社会文化构成及语用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

  [3]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79。

  [4]葛校琴 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

责任编辑:中宾科技

标签云: 名人百科网,品牌百科网 辅导班开课通知家长群 美术培训班搬迁通知 少儿美术开课通知 艺术培训班开课通知范文 美术班复课通知 培训班开课通知话术 画室开课通知 美术培训班开课通知模板 培训机构上课温馨提示 奶茶店成功营销方案 美容院顾客裂变方法 老客户转介绍激励方案 转介绍的方案和思路 美容院如何快速裂变 美容院如何玩裂变 裂变客户的十种方法 小型餐饮业营销计划方案 餐饮全年营销方案计划表 餐饮行业营销策划的特点 我开早餐店的真实经历做早餐生意的窍门开早餐店的惨痛经历未来早 线下宣传推广策划方案 产品线下推广活动方案 完整的婚礼策划方案 地推的60种方法 电商平台促销活动方案 线上推广的渠道有哪些 推广品牌的策划方案 地推活动策划方案创意 旅游景区营销推广方案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网络热词“给力”研究 下一篇文学核心期刊征稿浅谈抓住文本品..

相关阅读:

相关栏目

安全提示

最新文章

热门信息

siteMap.txt